01

湖北各高校积极行动,各展其长—— 校地“同频共振”,推进教科产融合 2023年07月14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7月4日,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在武汉开幕。全国50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参会,100多位院士、高校书记校长聚首江城。会上,教育、科技、人才的话题最火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省情实际,《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体系,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湖北各高校积极行动,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校地合作,为湖北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强劲动力。

聚焦中试熟化,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6月18日,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中试产线正式启动运行。

现场,项目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朱文教授难掩激动。一年前,他四处奔波寻找中试场地,希望科研成果早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却四处碰壁。

2007年起,朱文带领团队进行全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先后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一旦完成中试转化,可极大加速我国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进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后,需要经过中试、风险投资、搭建平台等多个环节,才能变成产品进入市场。仅在中试环节,就容易“卡壳”。

“中试,指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产线搭建、水电气走线、环评、安评,与大的工业化生产线筹备是一样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江华介绍,业界常说,中试环节,高校、科研院所难做,中小企业不愿做。

2022年6月,武汉经开区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布局产业型中试平台,助力优质科技成果开展中试放大。

朱文团队的成果就是研究院首批遴选的华中科技大学1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目前,研究院已完成高端电子氟化液新材料、高性能钛合金零配件等重点中试平台的搭建,今年下半年,这些平台都将陆续启动生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既借鉴了华科大此前与地方合作的多个工研院的经验,也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优化。由武汉经开区委托华科大运营,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研究院拥有3万平方米中试基地,支持项目团队建设中试产线开展中试熟化工作,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有业内人士坦言,以前,高校办企业辉煌过,有过成功案例,但随着时代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家潜心研究,类似“经纪人”的机构推动成果转化,才真正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据悉,去年底,中央要求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全部完成,而在改革前,我省不少高校就已经尝试通过与地方合作、与企业合作等多种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丰硕。

华中农业大学聚焦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强科技支撑荆楚产业。过去一年,一批“三农”人才服务多个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与湖北省各市州相关单位达成科技合作项目492项,经费1.3亿元。

武汉纺织大学近三年共选派80余位教师作为“科技副总”“院士专家企业行”“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成员,深入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搭建学校与地方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学校先后与荆州、天门、仙桃、黄梅、江夏区、秭归等10余个地方政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制定“一学院一城市一基地”科研成果转化方案。每个学院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和科研成果,主动对接湖北境内17个市州,建设校地合作基地。目前,省部校级平台、校企共建平台有200余个,覆盖湖北省内除神农架林区以外的所有市州,50%以上的科研成果在湖北转化,有力服务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学科布局,与国家和地方需求同频共振

6月14日晚,权威科学杂志《Nature》(《自然》)发表了3篇来自湖北高校的研究论文。其中2篇来自武汉大学,1篇出自华中农业大学,涉及原子制造和水稻抗病、抗虫害领域。

湖北两高校的研究成果同一天在同一权威期刊上发表,业内惊喜,湖北人自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表示,该校2篇高水平论文同日发表,是学校人才强校和基础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与国家和地方需求同频共振,在鄂高校纷纷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新开设服务国家和我省经济发展的学院、专业,合并调整不适应社会需求、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

作为省属工科院校,湖北工业大学与地方产业发展关系密切。学校将本科专业总数从76个减少到56个,实现与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的完全对接,高度契合国家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为更好对接湖北区域重点产业人才供给,湖北工业大学布局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器人工程等10个工科专业。同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6个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先后撤销了17个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够的专业。此外,该校还打通学科专业孤岛,建设跨院系、多学科专业集群,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该校开设了13个微专业,学生修完学分,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通过专业建设,新老专业不仅与湖北经济发展需求同频共振,且1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评估;获国家一流专业31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一流专业数占比达70%。

去年至今,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学科建设改革,先后组建材料与土建资环学部、交通与船海工程学部、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部、信息学部、理学部、经济管理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等7个学部。学部充分发挥学术实体职能,实施“单位+创新团队”及“重点建设学科+”的梯度发展学科建设模式,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交叉建设,激发人才动力,激励优势特色学科快速发展,带动相关学科向一流迈进。

该校今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科技工作大会提出,以“10项行动”为引领,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深层次对接行业需求,深度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激发人才动力,创新能量蓬勃竞发

两年前,当湖北工业大学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时,很多人心里打鼓: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

两年后的结果让人兴奋:两年完成技术成果合同成交1246项,成交额达4.47亿元,比改革前2年增长85.90%,其中知识产权转化金额达5757.44万元,是过去10年总和的近5倍。

将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发明人,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22个学科团队,80%都在开展成果转化,教师们积极性空前高涨。仅去年,专利变现的资金达到3050万元,占学院科研经费投入的85%以上。

唯专利、唯论文现象正在改变。据了解,现在,不仅收益大部分让渡给发明人,学校还制定正面清单,从职称评定到科研经费发放等,重点向成果转化领域倾斜,转化达800万元的可搭教授评定“直通车”。

湖工大这一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有望得以广泛推广。

通过赋权改革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通过评价机制改革留人、引人,打造高校人才高地,在鄂多所高校在行动。

华科大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秦选斌介绍,由于历史原因,2014年以前学院每年引进教师不超过3人,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2014年以后,通过全球精准寻找人才、实施目标任务管理以才引才、按需引进人才等,共引进教师60人,教师更新率达到35%,70%为海归,57%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学院通过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人才给位置压担子大胆使用等方式,着力完善人才成长链。新进教师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比逐年攀升,2022年达到88%。

今年5月,华科大出台“人才工作20条”,突出按需设岗、按岗引才,围绕重大平台、一流学科和战略需求方向,探索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精准引进世界顶级科学家和国内顶级人才及团队。

也是今年5月,江汉大学发布招才引智“黄金十条”,并启动“伯乐计划”,拿出真金白银重奖举荐人。该校计划用三年时间引进培养10名领军人才、50名拔尖人才、500名青年骨干教师,形成高端引领、梯队合理、结构优化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让创新活力蓬勃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