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汉召开—— 以批判性思维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23年07月13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高翔


7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学校和机构的700多位专家、学者,交流和讨论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大家呼吁,要培养更多批判性思维教育师资,在全国更进一步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以批判性思维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创新

“在数字智能时代,更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比如chatGPT,在掌握知识和关联知识等方面已经超越人类,人类未来如何驾驭AI,让AI成为我们的工具,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靠人类的思维能力。”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说,传统教育是知识导向,而未来的教育是问题导向,这就需要更多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去传授和影响学生。

何为批判性思维?简单的解释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近年来,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这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始副院长、电信学院教授刘玉介绍说。

“为什么女生努力了但没有被录取?”“清华工程物理系硕士招生真的存在‘性别歧视’吗?……”在会议观摩课环节,展示了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工具,来分析和思考这些社会热点话题。一名上了该课程的学生说:“批判性思维对我的震撼太大,以前的书都白读了,我恨不得把这么多年所有看过的书,包括教材,全部重新看一遍!”

“在国外,很早就开始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并融入考试系统。”刘玉以美国为例介绍,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列入各类教育大纲目标中,无论是高校入学考试还是在课程设置中,都是以考核和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主要内容,如美国的SAT、GRE、GMAT等考题中,均注重考核考生的思维和分析写作能力,而非对知识的记忆力。在美国上千所高校中,批判性思维课程成为入学“必修课”,其他课程的教师也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启发和引导学生,并且还研发出20多种测试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工具,检验教育成效。不仅是大学,在中小学阶段就注重借助“研究写作”作业,即批判性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还要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此外,还有一批全国性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和研究专门组织,分别从科研、资金和制度方面进行保障。

将批判性思维教育推向全国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尤其在应试教育下,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作为批判性思维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从2009年起,刘玉就推动启明学院改革试验班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提问、思考和论证的三大能力,并从海外引进董毓教授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授课。董毓师从国际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协会的创始人希契科克,曾在加拿大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

2013年,由全国多所高校共同发起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分委员会(筹)成立。10多年来,编纂和出版了面对各层次教育的多种教材、教辅读物、案例研究等等教学文本,构造了供教学、测试的范本等所有教学手段,发表了大量关于教学经验的总结、理论与方法创新等方面著作和文章。

2017年,为了更好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和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院士李培根任该中心主任。

目前,在华科大,该课程是所有文科专业及启明学院试点班的必修课,在其它学院开设公选课。不同学院学科的老师,共同完成公选课。从2020年至2023年,有4000名本科生学习了该课程。在全国,该课程已推广到全国近200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都开设了课程。

不仅在高校,《中国高考报告》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尚昆介绍,从2020年开始,高考试题已全面引入批判性思维元素。希望用高考“指挥棒”,推动批判性思维教育。

实际上,早在2014年,华科大就开始探索基础教育阶段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推动华科附小在全国小学率先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并且在全国首发批判性思维(小学版)教材。

“我们期望为所有学生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让学生掌握这个思考的方法和工具;也期望在学科中融合、渗透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利用这个工具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更期望通过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真正带来思维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刘玉说。